套利窗口或將打開 中國料增加錫出口
2014年04月09日瀏覽次數:2525
作者:
來源:互聯網
印尼關于錫出口的禁令讓面臨國內需求下滑困境的中國生產商看到希望,因其提振了國際錫價,并提升了海外營收增長的可能性。
中國市場錫價已經跌破倫敦金屬交易所(LME)價格,為三年來首次,因為國際市場價格漲幅大于中國本地市場。
貿易商和分析師表示,盡管中國廠商仍需負擔10%的出口稅,但當前的價差將令他們有可能出口部分產品,而且若LME價格繼續(xù)上揚,將會為中國增加出口打開套利窗口。
“生產商正在積極觀望,”一家中資銀行的交易員表示。“如果(價格)維持在當前水平而需求增加,可能會有幾家大型中資企業(yè)開始出口。”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錫生產國,也是重要的錫進口國。這種金屬主要用于電子工業(yè)的焊接。
自印尼去年收緊錫出口以來,市場對中國廠商可能增加出口的臆測不斷升溫。
印尼月度錫出口量下滑三分之一,迫使消費者提取LME庫存,導致LME錫庫存在2月末降至近8,000噸的五年低點。
分析師預期,今年全球錫市仍將呈現供應短缺,從而支撐價格。
“錫市場連續(xù)第五年面臨供應短缺的局面。如果印尼出口減少...能夠填補缺口的一個途徑就是中國的出口,”法國巴黎銀行分析師Stephen Briggs表示。
Briggs稱,他預期只要全球和本地之間的價差仍令廠商有利可圖,今年中國的錫出口量就將輕松超越去年的3,000噸。
出口契機?
根據官方貿易數據,中國1月和2月僅出口了98噸錫。中國云南錫業(yè)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球最大的錫生產商。
但因LME錫價已經比不含10%出口稅的國內價格要高,3月中國錫出口料將增加。
交易商們表示,中國生產商可找到一些途徑來避免繳納出口稅,比如出口錫錠以外其他形式的產品,或是利用與加工處理有關的其他規(guī)定。
“如果市場對錫有需求,那么這種金屬或許就能以海關允許的形式或形狀進行出口,”這位駐中國的交易員稱。
中國對進口精礦的生產商免征精煉金屬制品的出口關稅,以幫助抵消與全球價格之間的價差。
LME三個月期錫周五收報每噸23,150美元,今年迄今漲幅達3.6%。繳納出口稅前的中國實貨錫價為每噸138,750元人民幣(22,300美元)。
如果中國錫價持穩(wěn),那么LME價格需要攀升至每噸約24,500美元,才能刺激出口規(guī)模擴大。巴克萊預計本季國際錫價為25,500美元,到年底將漲至27,000美元。
交易商們表示,中國經濟成長放緩已導致錫需求走軟。而且生產商尚未看到來自歐洲或美國的訂單增加。
“需求的確疲弱。中國方面什么也沒做,”第三名交易商稱。
貿易數據顯示,中國2月錫進口較上年同期大跌78%至10年低點261噸。
亞洲和歐洲制造業(yè)第一季以趨弱態(tài)勢告終,但美國制造業(yè)活動仍相對穩(wěn)定,表明北美嚴冬天氣對美國制造業(yè)的影響不大。
交易商們寄望需求回升將激發(fā)中國生產商的賣興。
“我一直讓上海的伙伴留意是否有人愿意賣,但到目前為止還沒有,”一位亞洲實貨金屬交易商表示。